李先钧——茅台酒酿技艺的参与者和传承者

栏目:资讯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2-09-06 11:36    阅读量:15446   会员投稿

中国茅台,飘香世界。众所周知,茅台酒是中国白酒行业中品质的代名词,它的酿造需要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科学的酿造工艺。从原材料到生产销售,茅台人都会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力争将茅台酒的品质打造到极致,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最终成就了茅台“国酒”的美名。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物不可不提,他就是茅台酒酿技艺发展完善的参与者和传承者——李先钧先生。

李先钧——茅台酒酿技艺的参与者和传承者

李先钧先生是土生土长的贵州仁怀人,1959年2月正式调入茅台酒厂,在制酒二车间、三车间当酿酒工人。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除了工作勤奋之外,还十分善于钻研,凭借着对酿酒工艺的天赋以及理解,李先钧居然在一年后被提拔为班长、带班酒师。要知道在茅台酒厂,能够当上班长的,没有多年的岗位沉淀是无法晋升的,偏偏李先钧是个例外。

荣升为班长之后的他,并未就此停滞不前,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李先钧只能边学边干,他深知只有成为生产的内行,才能更好地指挥生产。而后的李先钧,先后任酒库班长、团支部书记、包装成品车间党支部书记。

在担任班长期间,李先钧坚持天天到班组了解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解决。发现重大问题,便立即召开支委会、办公会、酒师会。亲自讲生产技术,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4小时以上。

时间到了1964年10月,国家轻工业部周恒刚率领工作组进驻茅台开展“科技试点”,作为茅台酒贮存和勾兑实验小组骨干成员,李先钧先生跟随李兴发等大师一起参与了茅台酒的试点工作。

李先钧——茅台酒酿技艺的参与者和传承者

那时,这个车间没有车间主任,没有什么酒师。李先钧便首当其冲,组织和安排酒库班有关人员在副厂长李兴发的分管下,长时间的摸索酱香白酒的未解之谜。

茅台镇山高路远,且夏季高温湿热,冬季干燥阴冷,在这样物资匮乏的环境下,李先钧组织了几十名技术人员,亲自来到基层生产线上,与工人们同甘共苦,进行上万次的实验以及对比。

当时许多李先钧同事称:”李班长干活真是太拼命了,又勤奋又有专研精神,对酿酒真的是太纯粹了“。

李先钧根据多年的生产酿造一线工作经验,归纳总结了茅台酒生产酿造的一系列技术要点,对高粱磨碎程度、水分、母糟、尾酒、加曲量、窖底用曲、加曲温度、堆积等这些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档案记录。并形成书面资料,供生产一线参考。

在数不清的实验对比下,这次茅台试点终于发现了酱香白酒“窖有底香”的谜底。经过试点三组核心人员共同的意见,肯定了茅台酒"酱香、窖底、纯甜"三种典型体香型的划分,而这次试点,也是茅台酒厂重大的历史事件。

李先钧——茅台酒酿技艺的参与者和传承者

李先钧1989年7月26日向组织报告的《自我鉴定》

1977年,李先钧腰脊骨折,还没有完全康复的他就急忙奔赴到酒厂开展研究。他对茅台酒的研究细致到每个窖、每栋生产房甚至每个甑子,如有的甑子需要蒸的时间长一点,有的需要蒸的时间短一点;有的窖池水分要轻一点,有的水分要重一点;有的生产房需要收糟温度高一点,有的要低一点等等。因为他的这种坚持和细致,让二车间甩掉了落后的帽子,并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李先钧先生在茅台酒厂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光荣退休,他对古法酿酒技艺的热情也丝毫未减。为了传承古法酿酒技艺,他选择继续钻研,于是担任了贵州纯正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纯正酒业”)技术总工程师。

李先钧先生在纯正酒业进行酿酒经验技术指导和培训,生动形象的演练和讲述古法酿造的每一个环节,让职工深刻感受到一位茅台工匠的精神和情怀。也正是在李老先生的亲自指导和辅助下,纯正酒业在酿造技术和品质上均得到很大提升,并传承前人之智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李先钧——茅台酒酿技艺的参与者和传承者

(第一排右边第三位:李先钧先生)

晚年的李先钧先生在回顾、总结和记录自己的工作时显得十分内敛,在他平静的脸上我们看不出太多的情绪变化,有的只是一位匠人对茅台深沉的爱与情怀,而他对茅台酒的付出及贡献也成为了一道茅台人永远也绕不开的丰碑。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jiu4
index